北京市专精特新监测月度报告(2023年6月)

2023-09-07
新闻来源: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777

摘要

通过近年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和培育工作,北京市已形成专精特新企业滚动发展、梯队培养格局。整体上看,北京专精特新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企业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经济贡献大。本报告从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整体情况入手,围绕人员构成、技术创新、成长上市、税收贡献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多角度展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特征,形成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综合画像。选取部分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典型案例,展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风采。

01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概况

截至2023年6月底,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认定6323家,占北京市中小企业比例约为0.33%,其中上半年新增963家,增长17.97%。累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占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的9.30%。

02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画像

(一)区域分布

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有2121家、677家和634家,占比(占全部专精特新企业)33.54%、10.71%、10.03%。新增认定的29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海淀区(71家)、丰台区(34家)、昌平区(29家)。此外,门头沟、通州、丰台、延庆、房山等区域也呈现了较高的增长态势,专精特新企业增幅均在8%以上。从上半年整体情况看,海淀区表现亮眼,专精特新企业存量和增量方面均位列各区首位。


图片
图片


(二)从业人员 

截至2023年5月底,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539940人,环比增长2.30%。本月从业人员增幅较大的产业为节能环保产业,环比增加6.22%。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平均从业人员数为86人/家,全市中小企业平均人员数9人/家。2023年第一季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入后,平均从业人员降低2.27%,体现了新增专精特新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的特点。


(三)上市情况

截至2023年6月底,北京上市企业共462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40家(环比上涨1.45%),占北京市上市企业的30.30%,占专精特新比例为2.21%。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主板27家、创业板54家、科创板43家(增加1家)、北交所16家(增加1家),分别占比19.29%、38.57%、30.71%、11.43%。海淀区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最多,达53家(增加1家),占比37.86%,经济技术开发区17家,昌平区16家,朝阳区为15家。从产业分布看,上市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52家,增加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36家,增加1家)、人工智能产业(31家,增加1家),与上月一致。截至2023年6月底,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市值总额达11067.78亿元,企业平均市值为79.06亿元/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市前10位的专精特新企业市值均超过200亿元,名单如下: 


表1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市值Top10

图片

(依据2023年6月底市值时点数)


上半年,北京市共新增专精特新上市企业6家,主要登录板块为科创板(占比50%)和北交所(占比50%),名单如下: 


表2 上半年北京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名单

图片


(四)纳税情况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5月实现净税收23.57亿元,税收均值46.68万元/家,是全市中小企业平均水平(14.3万元/家)的3.26倍。其中,税收均值排名前三的区域依次为房山(95.09万元/家)、昌平区(85.16万元/家)、平谷区(66.55万元/家)。从高精尖产业分布看,税收均值前三位的产业依次为医药健康产业(188.24万元/家)、新能源智能汽车(95.87万元/家)、新材料产业(86.05万元/家)。


图片
图片

03

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上半年情况综述

上半年北京市围绕高精尖产业资源,高质量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出台了《2023年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关于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在财税金融、技术创新、上市培育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企业发展整体呈现三大特征:


一是高精尖产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双碳”赛道表现亮眼。上半年北京共新增专精特新企业963家,总量达6323家,占北京市中小企业的比例达0.33%,方阵规模持续扩大。从产业分布看,共有5143家专精特新企业来自高精尖产业,占专精特新总数的比例由2022年底的80.6%提升到目前的81.3%。得益于“双碳”政策的推进,新增的专精特新企业中34.3%来自节能环保产业。此外,在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战略目标下,北京市科技服务业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属于这两个产业的新增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占比14.9%和10.3%。从区域分布看,海淀区表现亮眼,存量和增量均位列各区首位。


二是技术规模贡献进一步扩大,“三城一区”作用凸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授权专利占中小企业授权专利的比例由2月的31.5%增至5月的33.1%,以万分之三的数量贡献了超百分之三十的技术创新规模。月均新增授权专利近5000件,累计增长5.34%,月均新增软著超2000件,累计增长3.28%。专精特新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作用尤为强劲,2月至5月,不仅新增的授权发明专利主要来自这三个产业,且三个产业占比之和也均保持在50%左右。从区域维度看,“三城一区”科创支撑作用凸显,区域累计授权发明专利数占比在总量的60%以上。


三是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北京市新增上市企业主力军。上半年北京新增上市企业60%为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占北京市上市企业的比例也由29.65%上升至30.30%。新增的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主要登录板块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50%)和科创板(占比50%),随着近期两个板块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上市企业的数量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化融资渠道会越加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