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共绘全国协同发展新蓝图

2025-09-22
新闻来源: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
查看次数:1093

金秋九月,北京大兴丹桂飘香、创新涌动。9月20日,以“兴聚新国门,专精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大兴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大兴区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大兴区兴丰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汇聚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负责人等500余人,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搭建产业资源融合、区域企业共赢的高能级交流平台。 

高规格阵容聚首,共话发展新愿景 

大会获各级领导高度关注与支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原总经济师许科敏,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孟波、民政局副局长赵学刚、工商联副主席杨靖国等出席并致辞。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会长、千方科技董事长夏曙东表示,商会通过“资源互通、载体搭建、能力保障”三大方向,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与跨区域合作,已促成多项企业对接,未来将持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坚力量。

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学刚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的工作,提出要看好科技、创造、公益、组织、思想和时代六个方面。他强调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鼓励企业勇于先行先试,希望商会发挥组织作用促进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力量。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杨靖国分享亮眼成绩: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营收规模、上市市值“三个破万”,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超千家,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呈现“高精尖、高创新、高产出、高质量”发展特征,并诚邀全国企业来京共享发展机遇。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孟波强调,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核心保障。截至2025年7月,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7万余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71.8件,稳居全国首位;通过知识产权高效运用、质押融资创新、一站式纠纷解决等举措,为企业筑牢发展屏障。

“薪火传承”破题代际断层,夯实人才根基

专精特新事业发展,既需技术“硬实力”,更需传承“软实力”。大会现场,两项揭牌与一项重磅计划发布,为产业人才培育注入新动能:

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田力普共同为“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揭牌,标志着青年企业家培育步入制度化、系统化轨道;

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明德发布全国首个专精特新领域青年企业家系统性培养工程——“薪火传承”五年计划(2025-2029)。针对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创始人平均年龄51岁、接班难的“代际断层”痛点,计划推出“333培养模式”(1/3专家授课+1/3实战分享+1/3企业游学),构建“45岁以下青年、45-55岁中层、55岁以上顾问”三级人才梯队,以“思想淬炼+专业赋能+生态共建”三位一体体系,整合全国资源培育产业新生力量。 

专家献策+实战分享,照亮升级路径 

大会设置“政策解读+行业洞察+实战分享”三大环节,为企业带来“思想盛宴”: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指出,专精特新企业“窄而深”的特征决定其数字化转型需贴合自身属性,建议通过“对标追赶”或“点亮灯塔”路径实现国际领先,聚焦核心环节规划装备更新,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系统。

北京大学教授、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提出,通用人工智能(GAI)时代已至,人工通用智能(AGI)预计2045年左右实现;中国视角下,AGI将聚焦“星辰大海”而非争夺地球资源,当前已在智能模型、高速视觉芯片、仿生躯体等领域取得突破。

民生智库总经理张洪云解读《2025年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报告》:全国“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平均成立21.7年,研发投入强度7%,制造业为主导、科技服务业占比提升;建议企业向“深创新、链融合、实转型”发力,政府与协会分别打造差异化服务、强化资源对接。 

全球化布局提速,生态协同添动能 

著名经济学家、泽平宏观创始人任泽平指出,中国经济站在新周期起点,企业需把握第四次科技革命机遇——聚焦新能源智能化、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领域,关注“情绪价值、性价比、大健康”消费方向,适应老龄化等人口结构变化。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科学研究院周道许强调,专精特新企业出海已从“蓝海探索”升级为“战略远征”,需以“人工智能+金融+安全”三位一体应对地缘政治、合规等风险;宁波银行同步推出全链条免费服务,通过海关数据对接、海外考察、一站式落地支持,助力企业安全开拓国际市场。

此外,全国专精特新商(协)会联席会举行新成员授牌仪式,进一步夯实其作为专精特新资源汇聚枢纽的定位。此次新增成员涵盖正式成员与特邀成员两类:正式成员:广西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晋城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秦皇岛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会、徐州市专精特新企业促进会、杭州市余杭区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 特邀成员:香港中华工商总会、深圳大数据产业协会、温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新成员的加入,将助力联席会持续扩大专精特新产业“生态圈”与“朋友圈”,为跨区域资源对接、产业链协同注入新动能。

圆桌对话聚焦核心议题,凝聚发展共识 

大会设三场圆桌对话,围绕三大核心议题深度研讨:

“生而全球化”议题:嘉宾从技术壁垒突破、产业链协同、合规风控等维度,分享“抱团出海”“本地化布局”等实战经验,强调“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

“拥抱AI”议题:专家指出AI是重构商业模式的战略力量,企业需以数据为燃料、场景为靶心,通过“平台化融合+场景化深耕”实现技术落地,优先在核心环节应用AI提升效能。

“生态共建”议题:多地商协会领导提出,需通过政企协同、产业链联动、标准共建,破解资源壁垒,将“单点力量”整合为“系统战斗力”。

结语:共建生态共同体,迈向“世界冠军”

本次大会圆满落幕,凝聚三大核心共识:创新驱动是必然方向,生态协同是关键支撑,全球化布局是突围路径。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发布的“薪火传承”计划、青年工作委员会等机制,及多地商协会协同倡议,标志着专精特新服务从“单点赋能”迈向“系统共建”。

未来,专精特新企业将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与“敢闯无人区”的勇气,持续突破创新。各方将携手构建“企业主体、商会赋能、政府引领、金融护航”的生态共同体,助力企业从“隐形冠军”迈向“世界冠军”,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简介-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是在北京市工商联的领导下,致力于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商会始终坚守为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初心,积极发挥整合资源、汇聚人脉、解决痛点的独特优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覆盖成长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细致服务。

目前,商会已汇聚370余家会员企业,其中包括20余家上市公司和7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高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多个前沿和关键领域,共同构成商会坚实的行业基础和丰富的企业生态。

我们诚挚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商会,共同分享商会资源,交流合作经验,携手共创美好未来。